在探讨矛盾的基本属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矛盾,矛盾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思维活动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基本属性则是指矛盾所固有的、决定其本质特征的性质,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是矛盾的第一个基本属性,即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亦或是人的思维过程,都充满了矛盾,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社会进步中的阶级斗争、认识过程中的感性与理性等,都是矛盾的具体表现,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主流,也要看到事物的支流。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第二个基本属性,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等,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一刀切,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性质,这是矛盾的第三个基本属性,自然界中的正负电荷、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矛盾的斗争并不是绝对的,它还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性质,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社会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等,都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矛盾运动的全过程。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在每一个矛盾中,都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双方中的另一方,这是矛盾的第四个基本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落后的社会生产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它需要在不断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改善和发展,正确区分和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矛盾学说的核心内容,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种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辩证法的原则和方法,既要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又要看到事物的个性差异;既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又要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既要看到事物的量变又要看到事物的质变;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掌握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